20201027 王维
学习总结
1 JDBC连接数据库6个步骤
1、加载JDBC驱动程序: 在连接数据库之前,首先要加载想要连接的数据库的驱动到JVM(Java虚拟机),这通过java.lang.Class类的静态方法forName(String className)实现。 成功加载后,会将Driver类的实例注册到DriverManager类中。
try{//加载MySql的驱动类
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
}catch(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找不到驱动程序类 ,加载驱动失败!");
e.printStackTrace() ;
}
2、创建数据库的连接 :要连接数据库,需要向java.sql.DriverManager请求并获得Connection对象,该对象就代表一个数据库的连接。使用DriverManager的getConnectin(String url , String username , String password )方法传入指定的欲连接的数据库的路径、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密码来获得。
String url = "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 ;
String username = "root" ;
String password = "root" ;
try{
Connection c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 username , password ) ;
}catch(SQLException se){
System.out.println("数据库连接失败!");
se.printStackTrace() ;
}
3、创建一个Statement 实例:要执行SQL语句,必须获java.sql.Statement实例,Statement实例分为以下3 种类型:
- 执行静态SQL语句。通常通过Statement实例实现。
- 执行动态SQL语句。通常通过PreparedStatement实例实现。
- 执行数据库存储过程。通常通过CallableStatement实例实现。
Statement stmt = con.createStatement() ;
PreparedStatement pstmt = con.prepareStatement(sql) ;
CallableStatement cstmt = con.prepareCall("{CALL demoSp(? , ?)}") ;
4、执行SQL语句:Statement接口提供了三种执行SQL语句的方法:executeQuery 、executeUpdate和execute
- ResultSet executeQuery(String sqlString):执行查询数据库的SQL语句,返回一个结果集(ResultSet)对象。
- int executeUpdate(String sqlString):用于执行INSERT、UPDATE或 DELETE语句以及SQL DDL语句,如:CREATE TABLE和DROP TABLE等
- execute(sqlString):用于执行返回多个结果集、多个更新计数或二者组合的语句。
ResultSet rs = stmt.executeQuery("SELECT * FROM ...") ;
int rows = stmt.executeUpdate("INSERT INTO ...") ;
boolean flag = stmt.execute(String sql) ;
5、遍历结果集,两种情况:
- 执行更新返回的是本次操作影响到的记录数。
- 执行查询返回的结果是一个ResultSet对象。
ResultSet包含符合SQL语句中条件的所有行,并且它通过一套get方法提供了对这些 行中数据的访问。
使用结果集(ResultSet)对象的访问方法获取数据: (列是从左到右编号的,并且从列1开始)
while(rs.next()){
String name = rs.getString("name") ;
String pass = rs.getString(1) ; // 此方法比较高效
}
6、处理异常,关闭JDBC对象资源:操作完成以后要把所有使用的JDBC对象全都关闭,以释放JDBC资源,关闭顺序和声 明顺序相反:①先关闭requestSet ②再关闭preparedStatement ③最后关闭连接对象connection
if(rs !=null){ // 关闭记录集
try {
rs.clos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if(stmt !=null){ // 关闭声明
try {
stmt.clos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if(conn !=null){ // 关闭连接对象
try {
conn.clos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2 MySQL的事务特点
一般来说,事务是必须满足4个条件(ACID)::原子性(Atomicity,或称不可分割性)、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又称独立性)、持久性(Durability)。
- 原子性:一个事务(transaction)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不会结束在中间某个环节。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会被回滚(Rollback)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就像这个事务从来没有执行过一样。
- 一致性:在事务开始之前和事务结束以后,数据库的完整性没有被破坏。这表示写入的资料必须完全符合所有的预设规则,这包含资料的精确度、串联性以及后续数据库可以自发性地完成预定的工作。
- 隔离性:数据库允许多个并发事务同时对其数据进行读写和修改的能力,隔离性可以防止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由于交叉执行而导致数据的不一致。事务隔离分为不同级别,包括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和串行化(Serializable)。
- 持久性:事务处理结束后,对数据的修改就是永久的,即便系统故障也不会丢失。
心得体会
今天学习了jdbc的内容,对连接数据库的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学习到了mysql的事务,事务(Transaction)是访问并可能更新数据库中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unit)。在关系数据库 中,一个事务可以是一条SQL语句,或者多条SQL语句。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