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标准化专委会牵头编制团体标准《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训规范》通过专家评审
发布人: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 发布时间:2020-08-19
全国开设物联网专业院校有1000多所,每年毕业10万人左右,全国物联网人才需求将达到百万以上,扎实的物联网人才供不应求。四川省内在校物联网专业共有2万余人,每年输出5000余名应届毕业生。对于物联网专业的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一方面随着物联网行业发展与应用不断深入,对物联网的专业化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院校对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或实训)和行业需求时有脱节,部分院校师资不足,缺少工程实践能力,急需校企合作加强物联网专业师生面向行业需求的应用实战培训。为此,四川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标准化专委会2020年5月牵头发起团体标准《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训规范》编制工作。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规定,2020年8月17日在成都市高新区菁蓉汇7栋5楼会议室,四川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标准化专委会组织召开了《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训规范》团队标准专家评审会。会上来自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程远东教授、四川省教科院职教所廖大凯所长、成都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高朝邦教授、成都农业科学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学院院长邹承俊教授、成都市迈德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德利、四川科道芯国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崔云峰、成都蜗牛创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强7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团体标准《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训规范》进行了会议审议。
会议开始,标准主要发起单位成都云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书永介绍了云创动力公司及本标准的发起机缘。王总介绍到,成都云创动力是一家集物联网研发、教育培训、软件开发、影视传媒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拥有1个研发中心,1个智能物联实验室,5个学习中心,4个交付中心;云创动力依托多年的物联网研发和行业经验,为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实习实训平台、竞赛平台,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高校师资培训、研究生联合培养等物联网专业相关的服务。同时分享了云创动力编制团队标准渊源,高校物联网实验室很多,但是很多实验室利用率不高,走访了100所高校发现没有一个真正的工程实训中心,所以云创动力把在物联网安全和车联网投资积累20年的项目经验,择出来整理并形成课程,真正做一套平台,服务于高校。首先选择落户成都是因为成都物联网的支撑性很好,由此在四川省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标准化专委会牵头下共同发起本团体标准。
随后,四川省物联网产业发联盟、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标准化专委会秘书长郭文胜代表编制组在会上做了团体标准的总体汇报。郭文胜博士汇报,物联网是指感知节点设备通过互联网等网络连接起来构成系统,一般简称IOT。物联网工程技术是指从事物联网构架、平台、芯片、传感器、智能标签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检测仪器和专用工具安装、配置、调试物联网产品和设备,以及物联网工程的设计,测试,维护,管理和服务的技术。
《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训规范》编制组,通过向40余家单位征求意见并采纳各单位反馈的80余条有效意见,修正形成了标准审议版本。《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训规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实训通则,实训设备,实训管理这几方面,全方位规范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训的准则。
标准化专委会秘书长郭文胜,标准化专委会周世刚,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李玲,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分院副院长熊建云教授,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物联网工程教研室主任院谢治军副教授,成都云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书永,成都云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何林等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工作。
在专家组提问和编制组答辩阶段,专家们一致认可标准背景从物联网工程技术岗位、企业用人需求、校企联合共建、岗前职业素质训练、物联网工程流程这5个方面切入的准确性,专家评审会组长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程远东教授,给予了《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训规范》编制委会工作的高度肯定,强调这是做了一件进推动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好事,同时对标准逻辑关系、实训室的功能定位,实训对象层次等问题提出建议,最后期望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标准化专委会要加大标准推广落地和贯标。
其他评审专家对标准的编制工作成果也给出了高度的肯定,并对进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团体标准编制组成员熊建云、李玲、何林、周世刚、王书永、林睿等回答了专家们的提问。
专家组在听取了标准编制情况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后,形成以下评审意见:
- 标准格式规范,结构合理,表述准确,规范性引用文件完善,编制符合要求。
- 标准内容适合行业发展要求,贴合企业、院校、相关组织建设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训室的诉求,具有可行性。标准的技术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
- 针对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和创新要求,规定了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实训通则、实训设施设备和实训管理等基本规范,有利于提高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训质量和培养水平。
专家组一致认为,编制的标准达到了预期要求和目标,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强,同意通过评审。建议本标准尽快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步提高。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