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月薪¥40000香不香?
疫情的影响,在2019年7月~2020年6月这一年中,智联招聘平台上针对应届大学生发布的岗位数同比下降7.1%,而投递简历的大学生同比上升35.2%。
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在今年6月,仍有26.3%的2020届应届生在求职。
这些数据说明就业真的难、很难。再加上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收入远远不如学历低的“农民工”,所以每到毕业季“读书无用”,“读大学无用还不如工地搬砖”等言论更是四处传播。
读书无用吗?#
学历高低与收入成正比
整体平均月薪 ¥5290,硕士学历平均月薪最高 ¥7337,专科学历平均月薪 ¥4562。
学历高低和收入是成正比的,具体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首份工作平均起薪 高于整体水平2000元以上,形成显著差距;
学历虽然已不再是人才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但高学历人才进入职场后也拥有更高起点。
专科学历不仅收入最低,而且就业难度系数最高, 高达30.00%。
同样是由智联招聘发布《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有份数据:
-
大专学历就业难度系数最高,达到30.0%
-
本科学历就业难度系数次之,为27.9%
-
硕士学历就业难度系数次之,为15.9%
-
博士学历就业难度系数最低,为11.2%
用“某类学历6月份仍在求职的人数/该类学历过去一年求职的人数”来计算不同学历的就业难度系数。
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就业难度系数是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的2倍。
读书无用吗?# 收入高,困难少!
双一流/211/985院校毕业生普遍高薪,名校效应明显
智联招聘同时对2019届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及平均月薪进行追踪,毕业生收入排行前50名的高校多为双一流/211/985类大学。
毕业生收入高低与其毕业院校的等级形成强关联。
一方面,优秀高校有着更好的教育体系和资源、更注重对人才的塑造和培养;另一方面,毕业院校资质也成为了一些高薪行业、职位、企业的招聘门槛。
同样《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一般院校和非重点院校就业难度系数是双一流/211/985类大学的2倍,重点大学就业难度系数仅为14.7%。
读书无用吗?# 收入高,困难少!
23%企业偏好双一流/985/211院校毕业生
调研显示:
- 37.7%的企业将今年秋招门槛定在普通本科院校及以上,
- 23%的企业表示希望招聘毕业于双一流/985/211院校
看到这些数据,似乎一下领会了学区房贵的价值,理解“妈妈们”高瞻远瞩的眼光——倾尽所有让孩子上名校。
不是读书无用,是要读好书才有用。
读好书是什么?
尽可能读到自己能够到的最高学历,尽可能处于专业的第一梯队,尽可能拓展深层次技能,尽可能......用尽办法爱上“读书”,竭尽所能的"读书"。
经常逛知乎的时候,常会遇到有人提这样的问题。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会建议不要入行。
不是看不起谁学历低,而是入行的门槛高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荣耀》里吴恪之对林经理说的:“最可怕是给新人假希望。”所以当孙弈秋无学历无从业经验进入公司时吴总正面给他说:“你不行!”。
T行业20年发展人才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初写代码到现在不仅要写代码还要懂业务,也就是IT行业需要工程师级别的码农。
业务是非常的复杂,要理解和感知一个行业的业务需要通识基础知识、多元的知识支撑才能透彻理解分析,学历较低的人储备的知识量远远是不够的,真的很难搞懂复杂的业务的逻辑,商业模式等,大家都是平凡人(哪有那么多天才),没有刻意学习积累很难弄明白(话糙理不糙)。
编程的世界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写代码,比如流行的python——行政人员学习可提高办公效率,前端——新媒体人员学习可提高编辑排版能力,但是作为程序员会写代码是远远不够的,懂业务是根本。
写代码解决的是技术功能问题,业务解决了商业落地实现的问题。现在编程从娃娃抓起,10年后只会写代码不懂业务的程序员如何竞争?不懂业务那不是坐等“35岁”被裁员吗?
不是读书无用,是读好书才有用!
今年秋招不同行业博士的薪水,月薪高达¥40000。
读书无用?#¥40000的月薪不香吗?
读好书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读好书却是书写精彩人生捷径的路。
关于读书错误观点纠正一下:
-
读书是快乐的 -
读书从兴趣出发,只读自己喜欢的 -
我不聪明,不适合读书
评论留言